7月14日,北国春城艳阳高照,在位于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的国际陆港,搭载有智能监控系统的大型吊车正一边自动读取集装箱识别码,一边进行装车作业。产自吉林省的新能源整车、汽车零部件、碳纤维、农产品等配资平台app,搭乘中欧班列,从这里驶向欧洲。
没有海水的“国际港口”,没有跑道的“国际机场”,不出国门的“国际市场”——这是业内对综合保税区的形象比喻。吉林省沿边近海,为写好开放发展的振兴篇章,该省高标准建设了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
“作为吉林省首个、长春市唯一的综合保税区,兴隆综保区自2014年3月封关运营以来,按照物流先导、产业支撑、贸易激活的思路,初步形成了‘一区一港一中心’(即:综合保税区、国际陆港、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三平台、四通道、三口岸’(即:内陆港平台、国际贸易平台、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中欧班列、海铁联运、跨境包机、国际公路TIR运输;铁路口岸、整车进口口岸、肉类进口口岸)发展格局。” 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党建工作办公室李薇介绍。
“长珲欧”铁路口岸(资料图片)
国际陆港
在国际陆港,记者看到,中欧班列“长满欧”“长珲欧”如“双龙出海”,形成互补; 公、空、铁、海“四位一体”的多式联运运输通道日益完善,不断拓展着长春对外开放的版图,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黄金通道”。
“2023年,我们在全省首开TIR线路,集装箱货物从发运地行驶至目的地,在海关封志下,途中不受检查,无需支付税款,也不需要付押金,为吉林省进出口企业有效缩减了物流时间,节约了相关成本。” 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玥说。
综保区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
俄罗斯面粉、法国红酒、比利时巧克力、韩国化妆品……在兴隆综保区的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琳琅满目的商品让长春百姓“足不出市,嗨购全球”。“我刚买了啤酒、麦片、洗衣液等,满满一购物车的进口商品,总共花了不到300元人民币。”作为“海购族”,市民周岩表示,“货真价实”是这里最吸引她的原因。
长春兴隆综保区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内的俄罗斯商品仓储批发中心
如今,长春兴隆综保区已成为体验当地开放水平的重要窗口,来自此间的一组组数据见证着吉林省参与全球经济的步伐正不断加快:2024年该综保区一线进出口额达到120.5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公、空、海、铁”四位一体国际运输体系,成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中欧班列累计承运货物9万余标箱配资平台app,货值260亿元;长春一莫斯科线路国际公路运输(TIR)运量,2024年实现全国第三,2025年1-5月更是晋身全国第二……(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车辉 彭冰 陈骁 柳姗姗)
启恒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