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的三次逃离 [美] 肯·克里姆斯坦 著绘 PDF电子版配资中心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739dexuRwOb2RqRVcx7vcw?pwd=j6bn
提取码: j6bn
内容简介 · · · · · ·
👀《福布斯》年度最佳图像小说,将哲学思辨转化为视觉叙事
👀 首部阿伦特图像传记,一次对阿伦特的图像重构
👀 获多项美国图书大奖、翻译成9种语言
👀 著名插画家肯·克里姆斯坦用图像演绎哲学和政治思想,将阿伦特生命中的“三次逃离”视觉化
👀 在画格中再现一个有别于以往的阿伦特形象以及同时代知识分子群像
展开剩余76%👀 不止是传记,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思想对话
◎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著名插画家肯·克里姆斯坦为20世纪杰出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创作的图像小说形式的传记,集中描绘了阿伦特人生中的三次重大“逃离”,她的思想轨迹,以及她与其他思想家、艺术家、学者之间的交集与思想碰撞。本书幽默但不失深刻地刻画了一位复杂、有争议,但极其勇敢的女性,灵动的图画形式令深奥的思想理论变得既浅显易懂又过目难忘。
本书曾获多项美国图书大奖,目前已译成九种语言出版,包括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等。
◎ 编辑推荐
逃离,阿伦特一生的关键词。
她生于一个失落的世界,迷惘的国度,她拒绝哲学家标签,洞察现实;矛盾、不自洽,正是她的思想活力源泉。她是流亡的思想者,她的理论用“爱”对抗撕裂。
这是一个以漫画家独有的轻松幽默方式讲述的人生故事:柯尼斯堡的童年,马堡求学,柏林成家,巴黎流亡,纽约成名,穿插着知识分子群像,还有谍战片般的“虎口脱险”。
汉娜・阿伦特的人生轨迹被归结为三次逃离。从逃离德国,到逃离海德格尔、逃离哲学,再到逃离主流,从不停息,因为她信奉:活着与思想是一回事。
◎ 专业推荐
肯·克里姆斯坦这部关于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生平的图像回忆录,不仅关乎阿伦特本人,更通过她的思想探讨了如何与世界共处、自由的意义、极权主义的危险,以及人类思考的力量而非盲从。克里姆斯坦以清晰、诙谐与渊博诠释了阿伦特的思想,这些思想至今仍在回响。
——罗兹·查斯特,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得主
作为历经黑暗时代的流亡知识分子,汉娜·阿伦特的人生堪称传奇,几乎是一个思想者的人生。克里姆斯坦以非凡的想象力将其浓缩为一部立体的图像小说,既是一个标志性人物的故事,也是一代人的安魂曲。
——莫里斯·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作者
精彩、优美,且恰逢其时。这些书页充满了魔力。
——迈克尔·蒂瑟兰,艾斯纳最佳漫画奖得主
无与伦比的阅读体验,既迷人,又令人振奋。
——杰罗姆·科恩,阿伦特·布吕歇文学信托基金会理事
20世纪原创思想家的惊人一生,由一位擅长长篇叙事的漫画家讲述……一场节奏绝佳的表演,让晦涩的政治理论既易懂又难忘。
——《科克斯书评》
克里姆斯坦施展了狡黠的魔法:读者被诱入一部鲜活的娱乐小说,一旦沉浸,门悄然关闭,将他们困在一个无法放下的严肃故事中。我们被牢牢吸引,着迷且好奇至终章。
——《哈达萨杂志》
本书的艺术成就是其最大成功。阿伦特的生平与思想以幽默多样的风格呈现,令人想起克里姆斯坦为《纽约客》创作的漫画……展现了阿伦特著作的广度、她作为思想家的行动主义承诺,以及她直面战后犹太生活核心问题的勇气。
——《加拿大犹太新闻》
本书以漫画媒介呈现阿伦特的方式独一无二——将她的激情与身体性注入生命,将她的密集著作提炼至本质,让我们感受到她思考的热度……亲密、即时且真实。
——《前进报》
本书具有惊人的原创性,提供了传统文学批评无法触及的洞见。克里姆斯坦的精妙绘画与挑衅性、创新性文本,照亮了哲学家汉娜·阿伦特争议性人生中的鲜有人知的维度。
——《耶路撒冷邮报》
克里姆斯坦在书中让思想显得如此鲜活……魏玛柏林咖啡馆场景尤其展现了他风格的推进力,他流畅传达自由对话的能力,以及切换节奏的敏捷。
——《芝加哥读者》配资中心
发布于:广东省启恒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